只要做那些令人愉悅的事
令你與周遭愉悅的事
能為你帶來樂音、在你身邊創造出歡慶韻律的事
這樣的生活,我稱之為宗教性生活
它沒有原理,沒有紀律,沒有法條
它只有一個途徑——睿智的去生活
~奧修 osho
這類型的工作坊為你提供一個機會,透過顏色、畫畫、「心靈圖像」的曼陀羅,透過音樂、透過身體的舞動、伸展與有品質的休息,透過玩耍、吟唱或書寫,來探索你自己。
自自然然的做自己便是靜心,靜心是一種狀態,方法只是一種誘導;靜心也是與生命一起流動。
課程中注重動與靜的平衡。身體在動靜之中、在創造力的表達和玩耍之中,能夠得到滋養;當身體受到了滋養,頭腦自然會安靜下來,而靜心就發生了。
我們可能感覺內在空間變寬廣、或覺得寧靜、喜樂、喜悅、有活力…。
你本身會不會畫畫、跳舞或唱歌都無所謂,只要你想就能來參與;每個人天生都是藝術家,也都能從工作坊中受惠。
在此基礎下,每次的工作坊都將因連結到的主題與參與的學員而變化基調。可能的主題如:核心與外圍、平衡之道、回應、在天地間…等。
例如其中一個變化《平衡之道》
依據主辦單位的規劃與場地的規格,有的工作坊有水與油彩的運用,而有的沒有。
*介紹何謂曼陀羅與其豐富的型式。
*本類型工作坊以表現型曼陀羅為主。
*透過舞動等方式與身體連結。…並定位在動靜、收放間的平衡。
*運用自由彩繪鬆開我們對於繪畫的既定想法。以支持性的方式來看待圖畫與作畫方式。在此間,不嚴肅的遊戲心情能夠被激發出來。
*玩~!色彩…等。體驗科學目前證實的:「遊玩」是一種靈性品質、具有療癒力。
*運用可能的方法,讓參與者與自己連結,進一步認識自己,並讓生命力、創造力以藝術表達的方式找到它溝通出來的渠道。
一個深入認識自己的機會
一個享受從無到有製作曼陀羅的機會
一個塗塗抹抹玩顏色的機會
曼陀羅是一面真實的心靈鏡子,在繪製的過程裡溫和的看見自己,是一件享受的事情。
古代僧侶用它來靜心,現代修道者、玩藝者也看重它所帶給我們的。
這門靜心藝術,反映出畫者的內在,相呼應於印度教徒的俱足輪圓,西藏僧侶的神佛住所,我們得以在方圓之間看見每個人當下的真實,那中心的佛性、向外的呈現,以及個人眼裡的外顯世界。
課程裡,循序漸進引領你進入這個充滿色彩與奧秘的靜心世界。不管是否具備繪畫技巧,都能夠一起來領略創造力透過雙手的呈現。
*從一片空白開始,運用圓規和尺等工具,配合繪製規則開始起草一幅曼陀羅。
*「去蕪存菁」,學習在一片鉛筆線條叢林中,看到當下心靈的映照,並做取捨。進而學習信任自己所見。
*學習繪畫的基本技巧。
*耕耘一個靜心的空間,連結那包容一切的“在”、或觀照。
*在整個過程中,也學習調節自身的呼與吸、收與放的活動間的平衡。
*玩~!享受畫圖、玩顏色、在團體中的連結與單獨!
須完成初階課程才能參與
課程著重在:帶入更大的自由度,不同的繪製玩法,鼓勵學員的開展。
在原先的基礎上,於此工作坊的整個過程裡,練習更加的傾聽身體與內在的聲音,每一個圖形或色彩的運用,甚或隨意的潑灑,都是一種自發性的發生,也是內在的映照。
允許所謂的錯誤,進而學習看見“沒有所謂的錯誤”,有得只是因應而改變的機會,品嚐“順流”的自在與輕鬆。